一、基本情况
学院党委班子配置齐全,整体功能强,议事决策水平高。学院党委由6名委员组成,除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外,党委委员还包括是党员的学院党政办主任、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专职组织员、普通教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党委书记:贺小华,在读博士,从事党建和教育管理工作20年,具有丰富党建、思想政治和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所在单位曾获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全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全省教育系统劳模工作室,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赣州市网络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个人曾获得江西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个人、江西教育系统教代会制度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制作二等奖以及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奖章、评建创优先进个人等荣誉表彰,主持省党建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等党建思政类课题5项,参与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等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党委副书记:宋莹,从事党务相关工作18年。其中,在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工作期间,负责的保密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中共中央保密委办公室、国家保密局通报表扬。在建设电子政务内网、大组工网、纪检内网及测评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率先在昌外高校中完成有关建设测评工作,获全省通报表扬。个人先后获得学校“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3.党政办主任:林育生,从事党务工作18年,连续多年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年度考评连续多次获“优秀”等次,获评建工作先进个人3次,获校优秀班主任、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4.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梁慧中,获得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江西赛区省级选拔赛优秀指导老师、赣南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典型经验做法获202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工部长论坛成果征集二等奖。指导作品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指导多篇调研报告获江西省2023年、2024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多项、一等奖多项,省“红色走读”大赛实地走读成果一等奖多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调研报告多项;指导创新创业项目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江西赛区省级选拔赛一等奖,第八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奖项。主持江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项课题1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社科规划统计发展专项课题、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辅导员专项、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多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撰写调研报告10余篇,其中核心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2篇调研报告获省市级领导的批示,其中一篇调研报告获时任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同志批示。
5.专职组织员:黄琳,从事党务工作5年,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24年度课题优秀成果1项,获赣南师范大学2024 年基层党务干部党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并完成市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在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篇,参与赣南师范大学 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在“中央苏区调查统计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及“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5周年理论研讨会”中获评优秀论文。
6.党委委员:王凡,博士,多年从事党务工作,获得江西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高教组铜奖,获得赣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赣南师范大学“工会积极分子”荣誉,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在SSCI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7篇,在2024(第三届)江西省管理学会年会中获评优秀论文三等奖。
二、案例内容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要求,积极打造“五维赋能”红色金融党建工作品牌,传承红色金融基因,赋能金融人才培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红色金融赋能课程教学,引领教育结硕果
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是学校课程教学工作的核心动力,高校应将党建工作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依托学校现有的教育部平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开设《红色金融史》专题讲座课程,与赣州银行合作编撰《中央苏区红色金融简史》教材,开发红色金融校本课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学院立项江西省研究生教改课题2项,5门课程获批校级数智课程、校企合作课程立项建设,2门课程推荐参评“国家一流课程”,1门课程推荐参评江西省校企合作一流本科课程,20余篇教学案例入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1名教师获首届江西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决赛铜奖,1名教师参与的项目获江西省高等教育领域(本科层次)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红色金融赋能学术研究,推动科研创佳绩
党建引领是科研的根基,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建在有组织科研中的思想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与有组织科研深度融合的有力方式,以学科优势为基础,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融入了学校“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交叉学科群,组建了红色金融研究团队,立项了全国红传中心课题、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等红色金融研究课题5项,发表论文20余篇,6篇调研报告得到省、市级领导批示,其中1篇获时任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同志批示。学院举办了“第二届新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暨金融学类红色金融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与全国各地政校企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新时代金融人才培育路径。
(三)红色金融赋能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显活力
红色文化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资源,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应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创新党建育人工作路径。而红色金融是坚定文化自信、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的重要内容。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秉承“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按照“党建引领、红色铸魂、绿色发展、数智赋能”的办学思路,充分用好赣南“家门口”的红色文化资源,释放金融党建“红色动力”,持续深化红色金融文化育人,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金融育人工作品牌,大力培养具有苏区精神特质的红色金融人才。学院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视频类二等奖、音频类优秀奖等荣誉,在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平台上发表红色金融有关宣传报道20余篇。
(四)红色金融赋能阵地建设,协同育人促提升
红色金融与高校阵地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协同育人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和红色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平台,高校能够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红色育人环境。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获评了全国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全国金融科技产教融合副理事长单位和江西省数字经济学会数据要素专委会副会长单位,加入了全国红色金融育人联盟,在联盟的助力下,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学研合作,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金融机构和红色金融教育场馆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培养体系,与联盟成员共同探索红色金融育人的共建、共享、共创、共育之路。教育部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学院设立了”红色金融研究所”,并给予项目和经费支持红色金融研究工作。
(五)红色金融赋能学生工作,育人成效展新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需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深化改革创新,夯实基础建设,为学生工作把脉定向,为学生发展垫魂筑基,实现党建引领学生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获批了全国红色金融育人示范工作室和校级“红色金融育人”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立项“六维推进:传承红色金融基因 赋能金融人才培养”和研究生党支部“‘一建双助’共育‘红色+绿色’金融硕士人才”校级党建工作品牌。以两个工作室为引领,打造了一支过硬的红色育人队伍,不断提升育人管理效能;以两个党建工作品牌为抓手,不断拓展红色资源。承办首届全国红色金融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赣州银行、九江银行、民生银行等校企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引领金融专家人才为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学生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00余项,1名学生荣获2024年江西省研究生“十佳实践之星”,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荣获省级优秀调研报告5篇。
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将持续打造“五维赋能”红色金融党建工作品牌,不断传承和弘扬红色金融精神,推动学院在党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财经类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