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三示范一好”•基层示范案例展播】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6-30 来源:投稿 作者: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

一、基本情况

创新创业直属党支部共有党员4 人,彭小孟同志任直属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将创新创 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创取得一定成效,被省教育厅 认定为江西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被科技部确 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被赣州市认定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二、案例内容

(一)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战略的深入实施, 创新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更高要求。学校党委提出“抓整改、强落实、优作风、促发展 ”工作主线,要求基层党组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然而,创新创业学院在推进工作中面 临以下难题与堵点:

1.政治把关作用需进一步强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将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融入课程、竞赛和实践,确保育人方向正确,亟须探索有效路径。

2.思想政治工作需进一步深化:部分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技能培养层面,缺乏对创新创业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度融合认知。

3.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需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行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产教研融合深度不足,影响人才培养实效。

针对上述问题,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标准,围绕“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 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党建工作与 事业发展融合到位 ”五项要求,创新工作举措,破解发展难题, 推动形成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高 ”基层党组织建设新 格局。

(二)典型做法与创新举措

1.优化运行机制,强化党组织领导力

为破解资源整合不畅的难题,党支部创新运行机制,建立 “党建+业务 ”双轮驱动模式,确保党组织领导到位。

1)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学院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 明确重大事项党支部提前研究、集体决策,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 工作同频共振。2024 年,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7 次,研究部署创 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科竞赛组织等重大事项,确保决策科学民主。

2)推行党员联系制度:实施“党员+团队 ”联系制度,每 名党员联系 1-2 个学科竞赛团队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深入一线 指导项目、对接资源,累计服务师生团队 200 余个,助力项目化与成果转化。

2.强化政治把关,筑牢育人思想根基

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政 治把关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确保育人方向正确。

1)融入课程思政:将党的理论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 融合,在《创新创业概论》课程中融入赣南苏区红色资源,讲述 “苏区干部好作风 ”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树立 为国创业、为民创新的理想信念。

2)强化党纪学习教育: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组织“党纪法 +创新创业 ”专题党课 2 次,邀请赣州市章贡区检察院专家开展廉政教育专题讲座,结合赣南苏区历史,开展清廉创业 ”主题教育,增强师生党规法纪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赴兴国县将军馆、 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 1 次,切实提升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3)把关项目选题:在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遴选和培育中,党 支部严格把关,确保项目选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先支 持服务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承、绿色低碳发展等主题项目。2024年,指导的 10 个国赛获奖项目中,6 个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和红色文化,充分体现政治导向。

3.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针对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党支部以 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创新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

2)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提素质、优作风、强服务、 树形象 ”主题,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分享创业经历,激励师生勇于创新。去年共举办了 31 场宣讲 会、指导会和培训会,组织了 100 多场项目辅导和专家打磨,开 设了 4 期大赛训练营,增强师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强化典型引领:组织“文博大泽泉 ”创新创业奖教金 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先锋人物评选,挖掘师生典型案例,制作典型事迹宣传,形成“学典型、做典型 ”的良好氛围。

4.规范制度执行,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党支部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执行力,构建规范化、科学 化的基层组织运行体系。

1)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工作规 范》《创新创业学院办文办事办会规范》等制度,明确党支部工作 职责、党员管理细则和考核标准,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2)严格“三会一课”执行: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2024 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7 次,开展党课 4 次,主题党日活动 10 次,参会率达 100%,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

3)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党员管理机制,将党员参与理论学 习、服务师生、项目指导等情况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 挂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5.推动党建与事业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为切入点,破解产教研融合不足的难题,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1)联学联建促融合:党支部与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国家级工艺(家具)设计中心等重大研究平台所在党支部签 约共建,围绕高水平学科竞赛和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学联建。

2)送教上门强服务:针对学院间竞赛资源不均衡问题,党 支部组织“送教上门 ”活动,派出国赛评委团队深入各教学学院, 开展竞赛宣讲和项目指导,挖掘潜力项目,显著提升全校参赛项 目质量。

3)校企对接促转化:党支部主动对接孚能科技(赣州)有 限公司、羸利康科技集团等 7 家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组织科研骨干赴企业交流成果转化,推动学生项目与企业签约合 作。

(三)实施成效

通过上述创新举措,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在破解难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 发展的“双高 ”格局。

1)竞赛成绩创历史新高:2024 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 赛中,学校获国赛金奖 1 项、银奖 2 项、铜奖 7 项,省赛金奖 8 项、银奖 10 项、铜奖 12 项,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 ”,实现高 教主赛道国赛金奖历史突破。学校在“创客中国 ”江西省中小企 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创客组三等奖,奖金 5 万元,首次实现该赛事获奖。

2)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全年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 215 项,其中国家级 25 项、省级 50 项,结题率达 99.2%。双创训练营培养 120 名骨干学员,覆盖多学科领域,储备 优质人才梯队。创新创业课程覆盖 4965 名学生,课程满意度高。

3)产教研融合成效显著:与 7 家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校企 合作项目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影响力显著 提升。

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将继续深入贯彻学“543 ”体系建 设和“464 ”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打造 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 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