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先进风采 > 正文

【“三示范一好”•党员好故事展播】陈熙莹: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日期:2025-06-30 来源: 作者:

陈熙莹,女,中共党员,2000年7月生,2020年12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专业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2018-2022)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02班学习委员,研究生期间担任校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门负责人(2022-2023)。曾任校新媒体中心主编(2020-2021)、数计学院团委新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2019-2020)。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党员,陈熙莹在科研、竞赛和学生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在科研上,她深入探索,不畏艰难;在竞赛中,她敢于挑战自我,拼搏进取;在学生工作中,她真诚待人,负责做事。她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坚持、奋斗和奉献的真实写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风采。

信仰如炬,逐梦科研不畏难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陈熙莹一直以科研为主轴,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科研是一场漫长的跋涉,面对一项又一项复杂的研究课题,她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面对。

如果说兴趣是动力,那么坚持就是成功的关键。科研的过程往往枯燥且充满不确定性,但她始终坐得住冷板凳,沉心钻研。从研一的科研“小白”到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论文,她经历了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与思路的调整,最终在不断的探索与优化中取得突破,成功发表了两篇SCI一区Top期刊论文,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赣南师范大学“赣师之星”、“三好学生”等荣誉。

论文返修更是对耐心和毅力的严峻考验。2024年春节前夕,实验室的同学们纷纷返乡,而她依然坚守在实验室,逐条修改12位审稿人的意见,优化实验设计,打磨论文表述。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论文的成功接收。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对科研精神的最好诠释。

无论是论文的修改,还是数据的重分析,一步步的努力汇聚成了她在科研道路上的坚定步伐。通过不断积累和反思,她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锤炼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品格。

攻坚克难,竞赛攀峰淬锋芒

在科研之余,陈熙莹同样活跃在学科竞赛的舞台上。她深知,科研不仅仅是理论的探索,更需要实践的锤炼,因此,她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不断挑战自我,以创新求索,磨砺锋芒。

“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作为团队的核心,她克服时间紧迫与题目复杂性的双重挑战,带领队员们一同推敲题目、调整模型,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凭借专业功底与团队的紧密合作,荣获二等奖。这一荣誉背后凝聚了她和队员们的辛勤付出与智慧,也展示了她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和严谨思维的能力。

此外,她秉持创新与合作的理念,带领团队积极参加了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建行杯”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并在多个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这些竞赛不仅锻炼了她的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她不断探索、创新的热情。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她始终保持着不服输的劲头,坚持从一步小的努力开始,稳步前行,逐渐攻克一个个难关。

责任担当,奉献热忱心不变

“能用自己的专长服务同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除了科研和竞赛,陈熙莹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生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始终坚持真诚待人,乐于交友,以颗真诚的心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负责做事,兢兢业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从班级学习委员到研究生会干部,陈熙莹始终以“服务同学、成长自我”为宗旨。尤其在担任赣南师范大学新媒体中心主编期间,遇到疫情突发的特殊时期,她充分利用线上沟通工具与团队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推进。作为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她带领团队策划并推出了“抗疫专栏”系列报道,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及时发布学校的防疫政策、师生抗疫事迹以及全国和地方的防疫动态,确保信息迅速传递给每一位师生。

无论是在学生干部岗位上,还是在科研团队中,陈熙莹始终以坚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断推动着自身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陈熙莹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党员砥砺前行的缩影。她在科研中坚持不懈,在竞赛中锐意进取,在学生工作中无私奉献。她用奋斗书写青春,用担当诠释责任,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定信仰、勇毅前行。